“‘电’亮未来,‘磁’趣共享”课程
是武汉市暑假“爱心托管班”
一类课程之一
在暑托班期间覆盖全市378个点位开展
给我们带来这节课的是
华中科技大学电气学院的志愿者们
他们让电气工程及其
自动化专业的基础课
变成了会“说话”的科学故事
深受孩子们欢迎
他们是谁?
该课程的36名讲师志愿者来自华中科技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
华中科技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是国内电气工程学科领域实力最雄厚的教学科研单位之一,学院的电气工程一级学科是国家“985工程”建设学科。
展开剩余71%电气学院依托学科资源,打造“理论扎实、实践创新、思政浸润”的“电”燃梦想科普志愿服务队伍,以专业服务提升青少年科学素养。
学什么?怎么学?
课程从孩子们熟悉的指南针开始。志愿者轻轻转动指南针底盘时,指针始终指向南北,引发孩子们的好奇:它为什么能一直指向南方呢?
动手实验时,志愿者们带领孩子们做“磁铁吸铁粉”的游戏。让孩子们用磁铁去吸铁粉盒里的铁粉,当原本杂乱的铁粉突然沿着磁铁的轮廓排列成一道道弧线时,孩子们对磁场的形状有了具象的认识。
课程中,志愿者们还带孩子们制作属于自己的“磁悬浮列车”,通过趣味实验探索静电的奥秘。
在静电的作用下,绝缘材质的毛绒团因同性电荷相斥而呈现直立蓬松的形态学变化,实验的直观结果引起小朋友们的惊叹!
在专业与童心的双向奔赴中,志愿者们收获了育人的快乐,孩子们心里也种下了“科学”的种子。
他们怎么说?
“我以后要当科学家,研究比静电更厉害的电!”
------托管班成员
“我们带孩子们探索电磁的奥秘,他们却用童真教会我们,科学最本真的样子,是眼里的光和心里的热。”
------志愿者温舒琳
“他反复调整磁铁方向时的认真,比我们在实验室做实验时还执着。那一刻我突然觉得,所谓科普,不只是传递知识,更是守护这份不掺杂质的好奇心。”
------志愿者张坚磊
或许
科学,本就是写给世界的童话
发布于:北京市淘配网-专业提供股票配资-股市配资开户加杠网-杠杠配资查询平台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